立行立改 担当尽责 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陈德勤
省国资委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深入落实省委关于巡视工作部署要求,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不断深化成果运用,把“改”字贯穿始终,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加大整改力度、堵塞管理漏洞、降本挖潜增效,充分释放巡视整改红利,2021年提质增效增利超过40亿元。
一、在深化思想认识中增强整改落实政治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巡视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巡视整改不落实,就是对党不忠诚、对人民不负责。《意见》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战略定位和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一贯要求。一直以来,省国资委党委把巡视整改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一场严峻的政治大考,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巡视整改全过程和各方面。一是主动接受巡视监督。把巡视作为政治检视的“显微镜”、发现问题的“探照灯”,不断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政职拿拍嵬斯人网站8311馐叮鞫邮苎彩樱跃踅邮芗焓樱峡医邮芗喽剑ε浜现С趾醚彩幼楣ぷ鳎繁V醒刖霾卟渴鸷褪∥ぷ饕舐涞绞荡Α二是自觉提高整改标准。建立与驻委纪检监察组情况通报、会商研判等常态化机制,以“共产党人最讲认真”的态度对待整改,共同抓好谋划部署。针对巡视反馈的共性问题,推动全系统举一反三抓整改,力求“个体体检、集体免疫”,针对个性问题建立清单、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充分运用纪检、审计、法务等各类监督力量,打好“组合拳”,做到以鲜明的态度抓整改、以务实的作风抓整改、以严肃的问责抓整改,切实把问题整改变成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三是狠抓问题整改落实。对马上能整改的任务紧盯不放,坚持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对有完成时限的任务倒排工期,确保时间到点、问题解决到位;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加强日常监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每条措施都能落实到位、每个问题都能有效解决。如,针对涉粮专项巡视监督检查反馈的问题,党委5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8项整改措施,成立工作专班,并将相关问题纳入综合考核,推动全系统一体整改。省委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省国资委及监管企业共15家单位接受巡视和巡视整改“回头看”22次,反馈问题766个,已整改完成717个,36个问题需长期坚持,13个问题正在整改中,总体完成率达93.6%。
二、在全面对标对表中压实整改落实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被巡视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意见》从5个方面对被巡视党组织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提出明确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落实整改责任的高度重视。中央有号令,国资有行动。在推进巡视整改中,省国资委党委在机关和企业全面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坚决防止“只表态不表率、只挂帅不出征”。在监管企业全面建立联系联络、整改查验、问责追责等6项工作机制,强化督查通报和问责处理,一手抓问题整改,一手抓制度建设,形成发现问题、传导压力、推动整改、提升工作的闭环。一是建立健全联系联络机制。采取委领导分头挂点联系督导形式,督促企业精心制定巡视整改方案,开好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有序推进整改落实。二是建立健全工作台账机制。细化整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严格按照巡视整改要求的时间节点抓好整改、报送材料。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指导机制。对巡视反馈问题,区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指导企业举一反三、未巡先改、深入整改,不断巩固整改成效。四是建立健全整改查验机制。对企业已经完成的整改事项,不定期进行抽查,督促企业确保整改措施落地见效。五是建立健全结果运用机制。将企业巡视整改成效作为企业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年度述职评议、企业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薪酬挂钩,通过评议考核倒逼企业抓好巡视整改落实。六是建立健全问责追责机制。对抓巡视整改不力的企业和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视情采取约谈、通报、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组织调整等措施,并按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
三、在深化贯通融合中提高巡视整改实效
坚持问题整改与推动工作相结合,省国资委与企业两级党委双向发力,举一反三,对个性问题“解剖麻雀”,对共性问题推进系统整治,推动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一是重点问题靶向攻坚。建立重点问题督办清单,既抓个案整改落实,又带动面上整治。如,针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不严的问题,在全国率先引进建成全省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实现监管企业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情况实时查、在线查,发现问题追究到底,督促企业及时整改、依规依纪追责问责;针对企业通过关联交易谋取私利的问题,实施严格的公务回避制度,定期开展公务回避和任职回避排查,商请省市场监管局协助抽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亲属办企业等相关情况,将排查结果形成“禁止交易企业名单”在企业动态公布。二是共性问题联动攻坚。对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逐个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形成整改方案印发给监管企业,同步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如,针对乱投资、责任追究不到位的问题,组织开展投资项目联审联查,率先在全国国资系统实现责任追究制度和体系全覆盖,对违规经营投资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的坚决追责问责。针对个别企业风险项目多、内控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全系统开展风险大排查、大检查,推动企业全面建立风险管理、风险排查和重大风险事项报告制度。三是系统问题制度攻坚。把解决行业性、领域性问题与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结合起来,筑牢机制制度“防护堤”。如,针对“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以规范董事会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行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决策制度,强化公司决策制衡和监督机制,严防内部人控制和决策风险。2021年末,省国资委监管企业集团和重要子企业100%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符合条件的监管企业100%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93%的监管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